在等待机会罢了,我不会给他抓住破绽的。”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的语气虽然很坚定,但其中那一份担忧,长孙能感受出来。
长孙明白,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只要别人有耐心,不可能抓不住机会。
“要不…要不你想办法调去洛阳吧!”长孙劝说道。本来她想说先下手为强,不过话到嘴边又改了口。
李世民苦笑着摇摇头道:“父皇不会答应的。”
“唉!”长孙叹息一声,她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杨文干事件之前,李建成就想把李世民弄出长安,李世民将计就计一口答应去洛阳。
本来计划已经成功,但是被裴世矩,封德彝等人识破。也不算识破,主要还是封德彝这个二五仔,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建成。
密国公,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初为杨素的幕僚,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时期,受到内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狈为奸,使得朝政日益败坏。江都之变后,追随宇文化及,任内史令。
投靠李渊之后,获得李渊信任,兼职天策上将军府属官,辅助攻打王世充。
封德彝这老家伙,虽然够圆滑,但是习惯了投机取巧,就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两头下注。
去洛阳的话,李世民就可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等李渊不在了,李建成继位,甚至可以把李建成堵在关中。
李建成听到这个谋划的时候,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劝说李渊。
李渊也担心李世民离开长安就拥兵自重,没了控制他的办法,于是就没有允许李世民离开。
虽然谋划没有成功,不过找出一个内奸,也算没有白费功夫,只不过现在想来还是有些亏。
“去洛阳虽然好,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那是一个下策。”李世民说道。
长孙明白,李世民是想要名正言顺的做太子,名正言顺的做皇帝,所以不愿意用过激的手段,也不愿意离开长安。
长孙黛眉微蹙,杨文干事件之后,李建成就闭门不出,解除禁足之后也是沉默寡言,这反而让人无处下手。
无欲则刚就是这种态度,李世民让人挑衅了多次都没有成功,这让秦王府上下都有些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