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薛八斤和另外两个半大孩子,前往长安城。
薛八斤他们还是第一次进长安,进入城里就东张西望,问个不停。
“小玖叔!这是朱雀街吗?好宽啊!”
“想不到长安城这么大!”
“是啊!比村子大多了!”
“你看那个宅子,居然比我们祠堂还大!”
“那是齐王府,前朝杨玄感的房子,长安城最大的宅子。”薛玖无奈的讲解道。
“哦!”提起齐王,几人就没了兴趣,他们虽然没有来过长安,但是他们知道齐王是敌人。
长安城有东富西杂,北贵南贱的说法,这也代表了长安城居住人的身份,东城住的人富裕,西城最复杂,北城住贵人,南城则是贱业。
穿越大半个长安城,回到家里,便宜老子薛道真不在家,薛玖就招待一群小伙伴,其实也没啥好招待的,好东西都带回乡下了,只有一点高粱,小米和面粉。
熬高粱小米粥,然后做饼子,吃饱之后,这才去平康坊。
平康坊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安东区第三街第五坊,东邻东市,北与文人雅士聚集地崇仁坊隔道相邻,南邻高官显贵居住的宣阳坊。
了解之后薛玖才知道,原来对青楼有误解,这边的青楼大多数都是卖艺不卖身。
平康坊青楼的女子不仅具备基本的才艺,如歌舞、诗词等,还擅长调节气氛,提供高水平的陪伴和服务。
康坊青楼的文化氛围浓厚。许多诗人和文人常来这里寻找灵感,这里的女子大多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更是不在话下。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平康坊不仅是娱乐场所,更是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中心。
因为距离皇城很近,这里并没有高楼,更多的还是庭院。薛玖假装路过,在外面看了几次,平康坊青楼并不像影视中,大家聚在大厅喝酒看乐子,而是直接进了小院。
想想这才正常,毕竟来这里的,很多达官贵人,怎么也得注意隐私。
平康坊有两种女子,一种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另一种是既卖艺又卖身的红倌人。清倌人侧重于舞蹈、琴棋书画等才艺,而红倌人则侧重于美貌和身材的优势。
薛收弄的两座宅子确实很偏,位于坊市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