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了满堂喝彩,这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虽然没有李由的知识渊博,也没有范增的见多识广,但是其科举考试之中的“国策考试”可是以满分的成绩杀了出来,甚至是他的卷子也被嬴轩传到了百官的眼中,而国策考试的卷子大多是由嬴政出题,看见比自己标准答案还标准的答案,嬴政也不由得点点头。
很快,三位的殿试就顺利通过了,而这个时候的嬴政则是退回了原来的位置,目光似乎有些灼热地投向了三人,最后落在了嬴轩的身上。
这个时候,甚至是蒙毅都不知道这一位千古一帝的心中到底想着什么。
但是显而易见,他已经开始接受嬴轩的这些事情了……
“封状元李由为三川郡郡守,三日后上任!”
“封榜首范增为郎中令,留朝听政!”
“封探花娄敬为中大夫,留朝听用!”
嬴轩也很快将三人的任职处理出来,他这般做,是因为李由从小便在李斯的教导之下成长,锦衣玉食,则是需要走到民间历练一番,至于另外两位本身便是出身寒门,便留在朝中听政,时刻进行建议即可。
换而言之,李由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而且郡守一职在大秦也并不算低,三公之下,几乎便是郡守,嬴轩有意让其去基层磨练,实际上也是给其更好的机会,令之能够真正的做好父母官。
这个事情,李斯也是默许了,毕竟他能够看出嬴轩对于李由是有重用之心,虽然远离朝政,但是嬴轩日后明显还是要将之召回朝中,说不定到时候就可以直接位列三公,再不济,到时候说不定李斯老了打不动了,李由也好子承父业,将李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也不错。
李斯也清楚的知道,嬴轩颁布下去的“天下为公”国策,正是要让官员彻底彻底深入民间,如此,他也愿意依了嬴轩的意思,让自己的儿子下去到基层历练一番的!
“李丞相,你可有异议?”
这个时候,嬴轩看着夫子俩不舍的模样,笑着丢出了这个问题。
李斯连忙向前,恭声道:“公子,臣亦是在一只老鼠的指引之下,一步一步爬到这个位置,如今犬子远离朝廷,虽父子之情难断,但应公子国策之道,此去三川郡守,乃是替臣历练犬子,臣感激都来不及,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