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中医不科学 > 第431章 村里来借粮2(2/3)
是很高了,和供销社里的卖价还高出不少来。

    南瓜子的产量虽然不高,一个三四斤的南瓜里也就出二两南瓜子,可是南瓜的产量高啊。

    一颗南瓜能接五六个大南瓜,有的甚至能接十几个南瓜。

    一亩地南瓜的产量能达到七八千斤。

    这还是种在荒地上的产量,如果是种在好地里,精心照顾一下,一亩地能够收好几万斤南瓜。

    换算下来,一亩地的南瓜,怎么也能收大几十斤南瓜子。

    这个年代的小麦亩产才一百多斤,能达到二百斤就算是高产。

    小麦一斤的收购价才八九分钱,一亩地大几十斤南瓜子的收入都快赶上一亩地的小麦赚钱了。

    要不是国家有规定,有粮食的任务,张福义都有把所有的地都种成南瓜的冲动。

    至于说南瓜子最后怎么办?

    这个张衍还真不担心。

    虽然表面上看,南瓜子的收购价比供销社的卖价高,可是供销社的供应量有限,属于有钱买不到。

    张衍把南瓜子拉回医院,加工一下,五毛钱一斤都有人抢着买。

    包括轧钢厂那边,也肯定愿意买。

    物资紧缺的年代,只要你有物资,就不用担心卖不上价格,卖不出去。

    有人可能会质疑,既然南瓜子这么好卖,那些农村的人,为什么不多种点,卖给供销社也是好的。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还有这个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决定的。

    如果不是,张衍代表红星医院和张家屿生产大队谈南瓜子的收购,张福义也不敢乱种南瓜。

    这个年代,地里种什么,家里养什么,这个都是有规定的。

    比如,家里的鸡不能超过五只,养猪不能超过两头。

    说话间,祥子买烧饼油条回来了。

    张衍招呼张福义和张福运吃饭。

    这时张福生也起来了,看到张福义和张福运,连忙打招呼,“义大哥、运二哥来了?

    老大,你义大爷和运二大爷来了,怎么不叫我!”

    “光和义大爷聊天了,忘了叫您了!”有外人在,张衍也很给张福生面子,笑着解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