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中医不科学 > 第366章 记者来了(2/3)


    就是这辆推拉的木制救护车,在战场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让很多原本无法救治的伤员,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自此,救护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

    此后,这种木制人力推拉式救护车一直被使用到十八世纪。

    1830年,拿破仑二世要求把急救的药品和救护用品放到马车上,直接在马车上对伤员进行救治,于是从此有了马拉式的救护车。

    1886年卡尔·本茨成功发明汽车之后的不长时间里,法国就又在汽车的基础上,发明了汽车救护车,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救护车。

    随后被西方国家争相模仿,随着一战二战的爆发,救护车的研发也越来越完善。

    到了本世纪的三十年代,也就是二战时期,救护车已经非常的完善,装配了听诊器、牵引夹板、氧气袋、无线电等先进的设备。”

    “张院长真是学识渊博,对救护车的历史研究的如此透彻,实在是令人佩服。”周记者笑着吹捧道。

    “周记者过奖了,只是术有专攻,我是学医的,自然对医疗方面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所以知道的多一点。”张衍谦虚的笑着说道。

    说完又继续说道:“其实,说到救护车,我国才是鼻祖,根据史料记载,西班牙那种推拉木制救护车,我国早在公元前的秦国,就已经出现了。

    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马车拉着的救护车。

    只不过,我们没有救护车这个概念!

    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时候,我国才有了救护车这个概念,咱们中国的第一辆救护车出现在上海。

    不过,不是汽车,而是马车,被叫做救护马车。

    近二百年来,我国因为清皇朝的闭关锁国,导致我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不仅在工业上落后,在医疗器械的发展上也同样落后于西方国家。

    好在,现在新中国成立了,我们的落后只是暂时的,我们终将赶超西方国家。

    不仅是工业,科学技术,也包括医疗事业,都将赶超西方国家。”张衍详细的讲述了救护车的发展史,最后用一句无比正确的话作为结尾。

    三位记者,老梁头、纪凯文、时缙云纷纷给张衍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