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老人的慢性阑尾炎正好对症。
其实中医的奥秘,就在这个加减上。
那些说中医疗效慢的,就是没有遇到好中医,只懂得照方抓药,不会加减。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一病一方,并不是说医生随意的去琢磨药方,而是在传承下来的验方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进行调整,也就是中医说的加减。
开完大建中汤之后,张衍又给开了一个外敷的中药药方:附子、干姜、路路通、盐杜仲、桑寄生、补骨脂等。
“老班长,这个是外敷的药方。”张衍特意交代了一下。
“大夫,我是病人的儿媳妇,您和我说就行!”一个三十多岁中年妇女在一旁开口说道。
“好!”张衍点点头。
“您把这些药装在一个药袋子里上锅蒸,蒸30分钟之后,当还有一定水分的时候,拿毛巾包裹着放在阑尾的地方进行热敷,凉了之后再返回去继续蒸,每一次大概30-40分钟的时间。
每天热敷一次,三天之后,我再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谢谢您大夫!”病人家属真诚的感谢着张衍。
这个年代,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动刀子。
这不光是手术危险性高,还有一些封建的思想在里面。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动了刀子,就不是完整的人了。
古代的太监,为什么去势之后,都会把东西用瓶子装起来。
就是为了将来死的时候,能够把那东西埋在一块,这样也算是个完整的人。
“不用客气,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张衍笑着冲众人点点头。
“老班长,您先歇着,我还要去查房,咱们回头再聊。”张衍和老人打了个招呼,出了病房。
看得出,这老人还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住的是单人间。
病房里家属一大堆。
不过这个张衍并不关心,他建议保守治疗,完全是综合了病人的身体,以及病程的发展来给出的建议。
从老人的病房出来,又继续查房。
普外科的病人,基本上都是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有的是做完手术的,有的是等着做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