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中医不科学 > 第25章 买了一年的书,充实的周日(1/5)
    张衍终于搞明白,之前感觉到的不自在,是因为他出了一身臭汗,干了之后,可不像是罩了层壳子。

    张衍在脑子里搜寻着关于中医骨科的记忆,梳理了一遍,这才明白。

    中医骨科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仅仅是正骨,接骨,治疗腰椎,腰间盘突出,颈肩痛这些。

    囊括的范围很广,包含了肌肉、骨骼、关节、骨髓、经络、窍穴甚至还涉及到了神经学。

    治疗方面更是广泛,中药方剂,膏药熏蒸,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等,融合了古今中外上百种治疗手段。

    甚至连藏苗的治疗手段都有。

    张衍咧嘴傻笑起来,一千经验,简直太值了。

    昨晚受的罪也不亏。

    如果可以的话,昨晚的侵入感体验,张衍愿意再多来几次,最好每天一次。

    这样,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成为医神。

    yy了一会,张张衍拿出一身干净的内裤、绒衣绒裤,来到轧钢厂的洗澡堂。

    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找搓澡师傅搓掉身上多余的表皮组织。

    焕然一新。

    穿上干净衣服,浑身透着一股子舒爽。

    走路都轻快了许多。

    平时需要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张衍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1909年,原名叫作京师图书馆,最早的馆址在什刹海的广化寺,不过这个年代的图书馆并不对普通民众开放。

    一直到1912年民国成立后,江瀚先生担任京师图书馆馆长之后,才正式开始对民众开放。

    1914年,京师图书馆在前青厂西口永光寺街开设分馆,同时广化寺的图书馆闭馆。

    而现在的图书馆则是1931年新建的图书馆,在文津街。

    文津街之前是一条无名街道,因为修建了图书馆,才被命名为文津街,一直延续到现在。

    文津街就在北海西侧。

    其实从轧钢厂到文津街是通公交车的,而且这个年代,街上还有不少的黄包车。

    只是张衍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喜欢上了步辇。

    走过一条条古老的街道,看着面带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