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五爷,长生子现在进了钢厂,有了正经营生。
要不说,这人啊!就是个命,谁能想到,当年长生子好心给了乞丐一个馒头,居然换了个吃皇粮的正经营生。”七爷带着羡慕的语气感叹道。
“童七,你也甭羡慕,当年那乞丐先到你门上讨饭,你把人给打跑了。人家长生子,那是该着刚着。”郎五爷怼了七爷一句。
七爷也不会反驳,只是默默闷了一口酒。
估计心里是后悔的。
张衍在旁边算是听明白了,合着过去,这赵长生也是街面上的风云人物,只是机缘巧合的救济过一个乞丐,然后乞丐后来有了出息,或者成了大官,然后报答赵长生,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
这样的套路,一点都不稀罕,翻开古往今来的话本,这样类似的套路,没一万也有八千。
要是算上后世的网文,类似的套路得是十万起步。
张衍喝着小酒,静静的听着,没一会话题又换了。
“要说这燕子李三啊!当年我可是亲眼见过!这箭门楼子高吧?那天我在箭门楼子底下玩,就看着远远跑过来一人。
后面还有四五十人在追。
前面那人跑到箭门楼子,顺着城墙,蹭蹭几下,就跑到箭门楼子顶上去了,那家伙,比在平地上跑还利落。
我一开始还不知道,刚才那人就是燕子李三,后来后面的人到了,听他们喊:抓住李三,别让他跑喽。
这才知道,刚刚跑到箭门楼子上去的那人,就是燕子李三。”一个穿着翻毛皮袄的汉子,绘声绘色的讲述着燕子李三的故事。
张衍忍不住想挑大拇指,这水平,不去说书,亏了。
“要说这燕子李三,我还真和他打过照面,当年燕子李三那是专逮着我们八大家下手。
一天夜里,我正在睡觉,就听见外面一阵喧闹。
披上衣服,出来一看,原来是家里招了贼。
那会儿我家还行,家里的家丁护卫不少,把一个人团团围住。
就听我阿玛开口说话:这位英雄可是燕子李的李三爷?
那人被围住 ,也不慌张,反而很淡定的说道:正是你家李三爷。
我阿玛又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