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对付建奴,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战争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纸上谈兵,不是在朝堂上定下什么策略,就能够成行的。
这世上,就不存在从来没有接触过战争,就能将仗打得好的。
如果存在,那只能是存在于传说之中。
所以这些时日,他一直将自己关在马车之中,看书,看书,不停地看书,不停地思考挽救大明的办法。
不过叶铭刚刚这一句话,却让他心中悸动。
他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当初他和孙承宗起争执,就在于是否放弃辽西走廊。
很多人都认为守宁远和锦州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但只有他和极少数人明白,对于这个时候的大明来说,放弃辽西、放弃锦州宁远这辽西的一众土地,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最关键的原因,自然是没钱。
朝廷想要支撑起辽东的防务,需要花费太多的钱银,每年数百万两白银的支出。
足可以将大明给拖死。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忍痛割肉,将山海关以外的土地,全部都给建奴算了。
少了这样的一大笔开支,朝廷才有喘气的余地。
等到将关内的那些乱事全部解决,将吏治稍微梳理一番,那时候,才是恢复失地的时候。
反正建奴打不进来,何须畏惧?
但是当时很多人,其实都只是想到了这一点,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们没有想到。
那就是关宁铁骑为代表的辽东集团,变得有些不太听话了,有向军阀发展的倾向。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经在这个方向发展。
事情的发展,已经证明了他的想法是对的。
时至今日,这些人在朝廷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话语权,现在朝廷有人胆敢说放弃辽西,将以前辽东和辽西的士卒撤到关内,这些人可能转头就会投靠建奴。
这毫不夸张。
至少有一部分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倒向建奴。
这一点,哪怕是到了今日,也很少有人看到,但叶铭却看出来了,所以来了一句这些兵痞或许就不是兵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