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潮美发店上班的十来天时间里,英子都没有与家人联系。
现在山上还没有一户人家有条件装上固定电话的,家长们大多也习惯了孩子不打招呼自行在外“谋生”的行为。
出来的时候带的衣服不多,所以英子准备回家一趟,于是向老板和雷红姐打了招呼,带着自己这几天积攒下来的五十元钱早早地去街上“赶集”了。
挤过人群后来到一个菜市场的门口,英子在一个摊位上买了些带鱼之类的海鲜就兴高采烈地往山上的路爬上去。
话说那会儿的美发店,对山里的人来说那是很新潮的玩意,像烫头发、做卷发等等都是当时镇上有钱青年、老板的象征之一。
在潮流之下,那家新浪潮美发店的顾客几乎是天天络绎不绝,老板贾勇因此也乘机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人手,添加了新项目。
英子那天吃完油面之后就沿街去找工作。
走了不远,英子发现有家叫“新浪潮”美发店的店门旁用红字贴着“招工”,站在门口往里一看,人还挺多的。
店门是沿街的,这会显得空荡荡的,英子站在店门口就很显眼,她犹豫了下就走了进去。
师傅都在忙着,有位小工以为她是要理发向她招呼着并引导她坐在靠墙的木椅上等着。
轮到英子“理发”时店外又进来了两位顾客。英子赶紧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正要给她上围裙的理发师傅是美发店的老板,长着方形脸、脖子上挂着理发用的皮围巾的老板贾勇。他也是破天荒地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这种顾客、这样的姑娘。
英子也算是个幸运人儿,善良且心细的贾勇老板就把她领到了店里面的一个安静处。
“面试”很顺利,贾勇老板看她形象不错,言谈举止也显得机灵又实诚就收下了她。
贾勇安排小师傅雷红带领她。
雷红安排了英子的住宿,就是与店里其她小妹同住在店后面的民房的一个小木间里,然后简单交待之后英子就开始正式“上班”了。
从头到尾英子也没问工钱的事,她心里只想着在理发店做事总有一天会看到“遁逃”的王国彬。
与其她小工、“学徒”一样,刚开始英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