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站在略显冷清的品牌店门口,望着紧闭的店门和门前寥寥无几的行人,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这次联营模式的尝试虽然起初充满希望与激情,但如今却面临着重重困境。
回想起最初决定采用联营方式开店时,团队会议室里弥漫着乐观与憧憬的氛围。英子提出复制加改良的创新思维,试图以此突破外行领导内行的棘手瓶颈。“我们虽然在餐饮领域相对缺乏经验,但可以借鉴其他成功行业的运营模式,结合餐饮的特性进行改良。联营模式能够让我们快速整合各方资源,借助合作方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迅速打开市场。”英子目光坚定地向团队成员阐述着她的战略构想。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大家都被英子描绘的美好前景所鼓舞。一位年轻的成员兴奋地说:“英子姐,这个想法太棒了!这样我们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快速扩张品牌,实现规模化发展。”
于是,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与几个省市的合作伙伴达成联营协议。签约仪式上,灯光璀璨,双方代表面带微笑,握手言欢,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辉煌成就。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由于联营方各自有着不同的经营理念和利益诉求,在品牌定位、菜品定价、营销策略以及日常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我们联营方认为,菜品应该走高端路线,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空间。但你们总部却强调要注重性价比,面向大众消费群体,这让我们很难操作。”一位联营方代表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不满,在一次联席会议上提出了异议。
英子耐心地解释道:“我们的品牌定位是打造亲民、健康且具有特色的餐饮体验,高端路线可能会偏离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利于品牌的长期发展。”
但联营方并不轻易接受,双方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与此同时,英子团队自身由于餐饮管理经验的欠缺,在面对店铺运营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例如,在一家联营店里,厨房的食材采购环节出现了混乱。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监管,采购的食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菜品口味不稳定,顾客投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