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丑不可外扬,可是现实生活里往往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山里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的,况且英子的家还是独门独户的,所以家人除了日常的劳作几乎没有“社交”。可是关于英子的事在“左邻右舍”还是传开了来,而且还被那些喜欢饶舌的婆娘给添油加醋了一番,仿佛她们当初就在现场观摩一样。
英子有一位要好的女伴是上一家的吴小霖,留着两个齐肩膀长的鞭子,穿着红色碎花的上衣,绿色的裤子,黑色带弹力带的布鞋,差英子的着装差不多,不同的是英子会梳着不同的发型。
她们俩是相仿的年纪,小学没读后就自然地留在家帮着割草喂猪、砍柴烧饭等一些家务活,要么就是去放牛。
以农耕为主的山村,谁家里有牛也是一大财富的代表,甚至会成为贫苦家庭的命根子。所以牛的主人对牛都特别的关爱,细心地呵护。
有些人家的牛怎么样喂养就是显得很瘦小,但英子家与吴小霖家的牛却是长得腿粗身高,青色的肚子总是圆鼓鼓的,显得很有富态,特别是那副牛角。
英子家的那头牛的牛角甚至比吴小霖家的还长、还厚、还尖硬,加上那双明亮又犀利的圆圆的眼睛,威严不怒而立。只要它到来,其它瘦小的牛儿自然地就散开了去,乖乖地留下没消耗完的草丛,只有吴小霖家的牛敢于、能够安全地与它齐头并进。
这也许就是气味相投或英雄惜英雄的原因吧。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快速地在轮回,这会又到了夏季。
这天上午七点多,英子照常起床后洗漱完,从饭甑里盛了一碗饭就着咸萝卜胡乱吃了下,然后走到家问口用两手围着嘴巴想用尽力气又不敢太大的声音朝背后的山坡上喊了一声:
“小霖——小霖,出发了。”
“知道了,就走。”
英子听到吴小霖的回复后,马上返身进门,打开房子左侧的一个简易木门,那下木条围栏出口的一条短棍,然后再解下木柱上的绳子把那头牛牵了出来。
这牛虽然有独立的牛棚,但是也要进房门的大门,经过厅堂的路。
牛从外面回来时候身上往往还带着泥巴,或被拍死的牛虻的血,但牛也是很通人性,在进入房子大门与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