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远生态农庄因厌食症研究成果声名远扬,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农庄上下一片繁忙景象。货车满载着新鲜的有机农产品,在农庄的水泥路上呼啸而过,扬起些许尘土。工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碌地采摘蔬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包装车间里,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农产品分类、打包,动作迅速而精准。然而,熊志远并未满足于此,始终在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一日,他坐在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他正专注地浏览农业资讯,一则关于新型桔子树苗的报道吸引了他的目光。报道称,这种桔子树苗由科研团队历经多年培育而成,所结桔子口感清甜、汁水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也颇为出色。配图中,饱满的桔子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味。
熊志远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农庄丰富农产品种类、提升竞争力的绝佳契机。他立刻召集高晴、林晓晓以及农庄的种植专家们,在农庄那间充满田园气息的会议室里展开商讨。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农庄的全景地图,地图上不同区域用彩色图钉标记着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分布,旁边还贴着一些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图表。
熊志远指着电脑上的报道,神情专注且充满期待,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家看看,这种新型桔子树苗很有潜力。我们农庄目前水果种类相对单一,引进它,既能丰富产品,还能吸引更多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大家怎么看?”他微微前倾身体,等待着大家的回应。
高晴双手抱胸,思考片刻后说道,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着审慎:“熊总,想法确实不错。但引进新树苗得慎重,得考虑咱们农庄的土壤、气候条件是否合适。而且,新树种的种植技术可能与现有果树不同,得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咱们农庄的土壤偏酸性,不知道这种树苗能不能适应,还有这里的昼夜温差,对果实的糖分积累也有影响。”
种植专家老李扶了扶老花镜,眼镜腿上还缠着一圈胶带,那是他之前不小心摔坏后修补的痕迹。他仔细查看树苗资料后发言,声音因为上了年纪而略显沙哑:“从资料上看,这桔子树苗适应性挺强,咱们农庄的土壤和气候理论上能满足其生长需求。不过,为保险起见,得先做个土壤检测,看看微量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