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姚寅笙家里也很热闹啊,爷爷的坟终于要立碑了,爸爸和大伯一早就开始忙活,就连远在杭市的姑妈一家都赶回来了。姑妈的儿子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一男一女正好凑一个好字,而且还是哥哥和妹妹,哥哥也会让着妹妹,家庭和谐很多。
姚寅笙还是第一次见到两个孩子,因为工作关系加上路途遥远,姑妈一家很少回老家,有时候春节大哥不会回来,只有姑妈和姑丈会回来,姚寅笙都没见过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很开朗,大男孩儿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小妹妹是幼儿园大班,都不分生,还主动拉着姚寅笙的手要带她参观她们的家。
清明节当天姚寅笙被梁美菊从床上拉起来,“快点的啊,今天我们要去四个坟呢,动作得快点儿,你扛锄头你哥背背篓。今年轮到你们晚辈来除草了啊,以后要是我们老了你们还不会那就不行了,快点到奶奶家去,我们吃一碗粉就出发了。”
在妈妈的连声催促下,姚寅笙揉着睡眼换好衣服下楼,骑着小电驴来到奶奶家,在楼顶吃下一碗白花花圆溜溜的米粉,一大家子人就出发了。今年应该是那么多年来整个姚家一起上山祭拜爷爷的一年,就连两个小朋友都兴冲冲地爬山去了。
不过两个从小在平原长大的孩子哪里有爬山技巧?更何况县城的山不修台阶,你只能踩着黄色的泥土路一点一点摸索着上山。这时候要是下雨就不得了了,落叶会黏在地上,不防滑的鞋底会打滑,到时候你就要万分小心。
两个小不点中,哥哥还比较让人省心,小妹妹爬到一半就哭着要妈妈抱,后半段的山路是大哥背着她完成的。
爷爷的坟今年砌上水泥台和围挡,还有两只小麒麟,跟个小手办似的,但就指望它俩看家护院呢。
三天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小县城送走那些千里迢迢赶回来的游子们,翠绿的苍山和朴实的老人一样目送着一辆又一辆轿车的离开。姚寅笙的车子也在其中,她要赶回首府市,因为酒吧的伙计来电话,一位经常光临酒吧的客人昨天晚上在酒吧里大放厥词,看似发酒疯实则听了内容后让人毛骨悚然,至少店里的伙计觉得不对劲。
李俊陆翊和姚寅笙一样清明节回家扫墓,所以酒吧的事务都交给下面人代理,打来电话的是酒吧新招的酒保学徒,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