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挣脱这无法逃避的束缚。他的嘴里不停地喊着:“我没有罪,你们不能这样对我!”那声音充满了绝望和不甘,仿佛是一个溺水的人在拼命呼救。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的罪行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那些证据,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他的心脏,让他无法再做任何辩解。等待他的,将是法律那无情却又公正的严惩,就像一场暴风雨,将彻底冲刷掉他所有的罪恶。
何雨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脸庞依然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畅快。那畅快,就像是久旱逢甘霖,像是黑暗过后迎来的第一缕曙光。他的心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流淌,那是正义得到伸张的喜悦,是对邪恶受到惩罚的欣慰。
与此同时一则惊人的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在厂区内炸开了锅。原来是易中海贪污了傻柱兄妹的抚养费,这一行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众人瞠目结舌。
傻柱兄妹本就是命运多舛的孩子,在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后,那每月微薄的抚养费便是他们生活的希望之光。而易中海,竟然将这来之不易的希望揣入了自己的口袋。他的这一行为,如同无情的刽子手,扼杀了两个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消息传开后,整个厂区都沸腾了。工人们义愤填膺,纷纷对易中海的行为表示谴责。在那个年代,道德和伦理的观念虽然不如今日这般清晰明确,但在人们的心中,仍有着一杆秤,衡量着行为的对错。而易中海的举动,无疑踩在了这杆秤的禁区。
轧钢厂的领导们在得知此事后,脸色阴沉得如同即将暴雨来临的天空。他们深知,这种行为绝不能姑息迁就。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开除易中海的决定。这一决定,就像是一阵狂风,吹散了易中海在轧钢厂的所有痕迹。
然而,命运对于易中海的“惩罚”并未就此停止。许大茂,一个平日里与易中海有些恩怨的人,像是抓住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开始在厂区内外大肆宣扬易中海不孕不育的事情。这一私密的信息,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原本这与他贪墨抚养费的事或许并无直接关联,但在这特殊的情境下,却成为了压垮他声誉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时间,易中海成为了众矢之的。走在街上,他能清晰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