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干预治疗,最终就可能演变到尿毒症期。”慢性肾脏病不可怕,怕的是“拖”
肾脏是体内清除代谢产物的最主要的器官,人体脏器产生的“废料”小部分通过肠道排泄,大部分通过血液循环到肾脏,再通过肾小球、肾小管产生尿液排到体外,肾脏也称为人体的“净化器”。
如果得了慢性肾脏病,也意味着“净化器”出了故障。慢性肾脏病是广义的名称,包含了很多种原因引起的肾病,最常见的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此外还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这是糖尿病、高血压的并发症,近些年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增多,这类肾脏病发病率也就明显增高。另外遗传因素引起的多囊肾,也是慢性肾脏病的一种。“慢性肾脏病本来并不可怕,80-90是比较轻的,尿毒症患者也不到1。但慢性肾脏病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就会贻误治疗时机,最后就有可能会变成尿毒症。”
据数据统计显示,慢性肾脏病国内发病率为108,也即我国有1亿以上的人群患有慢性肾脏病,患病人群覆盖较为广泛,亟待引起警惕。
月阿姨因为肢体水肿、疲劳乏力到舟山医院就诊,肾功能检查显示肌酐指数有500多,意味着病情已经在尿毒症边缘;b超显示两个肾脏萎缩变小,说明肾脏病变时间比较长了。
她患高血压有四五年了,以为血压高吃点降压药就好了,没有想过去检查一下肾脏。“高血压也有可能是肾病的一种表现,从检查结果判断,四五年前患者的肌酐估计已经偏高了。如果平时正规体检,可以早点发现肌酐异常,及时通过药物治疗,是可以控制住病情的,而现在肌酐偏高了,治疗效果差,病情势必会往尿毒症方向发展。”
慢性肾脏病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因为其发病隐蔽,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等到出现乏力、恶心、水肿等尿毒症症状就医时,已经迟了。
尿常规和肾功能异常,不可大可小其实预防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做起来并不难,体检中尿常规、肾功能两个检查项目都可及时发现异常。“尿常规可以查看尿液里是否有蛋白、红细胞,蛋白和红细胞超过指标,就是肾脏病的表现,尤其蛋白尿危害更大。肾功能检查包括尿素氮和肌酐,这两个指标都可以反映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其中肌酐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