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看到了一处十分古怪的痕迹。
此处深痕,同重弩的尖刃处恰恰契合。
年迈的老将军撑着桌,眼中骤然滚出大片大片的热泪来。他嗤笑了一声,看着手中楚恒交给他的信笺,容色欢欣,泪水凄凄。
这一封信,恰是林后所书,交予梁国主将的密函。一模一样的字迹,一封,到了梁国主将的手里;一封,在这里。
秦苍以为,是林后害死了自己的女儿,故而一直心有怨怼,势要将她拉下马来。他的儿子本是战死沙场的英魂,可若一切恰如珈兰所言,那……
秦家小将军的死,绝非梁国人战时计策,而是处心积虑地配合了林后,要断绝他秦苍的血脉!此事本于林后无益,可当时恰逢长公主和亲鲁国的关头,长公主又一心一意等着秦小将军班师回朝,说什么也不肯平白嫁去鲁国。
直至那日,她闻听秦家小子死讯,朝着倒马关方向重重叩首,痛哭流涕。她在数千宫人的面前,以公主之躯,遥遥向少年郎尸骨无存之所长跪不起,直至悲伤昏厥。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如此,方成就鲁国、楚国这一桩和平姻缘。
这一切,是林后授意,便能做到的么?
秦苍不信。
一国边境之危,倒马关之存亡,绝不是一个后宫女子能干涉的决议。除非,这其中有楚王松口授意,林后才如此胆大妄为地里通外敌,乱他秦苍心神,后撤数座城池。
这也恰好说明了,林后杀害秦家长女时,楚王为何始终不置一词,甚至都未等到秦苍回京便匆匆将人葬了。林家手中有楚王的把柄,是一旦公之于众,便遗臭万年的要害,他又怎么舍得将林后架上刑场。
可怜他秦苍一生戎马,拜的,却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君王。
秦苍双手颤抖,原平整暗黄的纸张渐渐被攥成一团,口中似在轻声念叨着什么。直至外头的虫豸噤了声,楚恒才听清,他口中那一句一句,皆是对自己已逝儿女的懊恼和歉意。
秦家将军好似一瞬苍老了数十岁,眼中的生机行将就木,逐渐肆虐疯狂。楚王永远不会为他的女儿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