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的。
再回到树屋已经傍晚,苏平安去找族长老爷子。
老族长只听了半句,让苏平安先别说,召集各家当家的来再说,免得说两次,累嘴。
十几户人都来得很快。
苏平安就把知道的跟大伙一说,然后选几个谁看哪一天和老族长出山回村,再去县里登记,至于各家在村中的房屋如何安排,这些各家自己拿主意。
有关峡谷内的庄稼问题和什么时候回村的问题,大家发言就多了。
“族长叔,收完庄稼就回,现在快到夏季了,回去翻好地,正好赶上夏季多雨水的时候,还能种一季小麦。”
“你怎知夏季就会下雨?干旱了几年了,只有前几个月下过两场雨,万一回去了雨没等来,这里又欠收,那就是两头不着岸,在这里不缺房住不缺水用,不急着回村。”
“到底回是不回?如果不回,这儿的地收了夏季那还要不要种?如果种了又推到什么时候回村?”
“不回啦!我就喜欢这儿,啥都不缺。”
“你缺脑子,在这里没法赶集市,吃一粒盐你都要花高价去外面山头买……”
要吵起来了。
族长用手肘撞了撞身边的苏平安,小声说道,“要不问小玥儿?”
苏平安摇摇头,自从第一年种出庄稼,这十几户人不缺吃的,肉类也有跟苏泽学了点把式的孩子少年上山里打,只要不懒,去三次会有一次收获之后,他女儿好运气这事就不让再提了。
族长老爷子又敲起了拐杖,“要不先听听平安怎么说?他是读书人主意多。”
行,又把他推出来了,这遭老头子。
苏平安倒是无所谓什么方案,他钱多粮多,不过根据大伙的意见,他倒是给了主意。
“大家所提到的都有可能发生,我看要不就这样,老人妇人孩子留在峡谷照看庄稼,青壮年带点粮先回村修缮房子和打理自家田地,这样就两边不耽误,就是会累。不过,这些要等族长爷爷回村上县里登记完,再安排。”
“我赞成!”
“赞成……”
“粮食就是命,为了活命累点怕啥,庄稼人最不怕就是累,就这样!”
全票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