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钱出力送温暖的人有的是,那我把通州港的底牌给他们看一眼,秦叔叔您觉得合理吗?”
秦凯华纵横商场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像吴为这样的年轻人。
思路开阔,如天马行空,似羚羊挂角,让人拍案称奇。
然而行事风格却霸道十足,步步紧逼,让人喘不过气来。
秦凯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如此优秀的青年俊杰了,此时他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个英年早逝的儿子,如果他在,自己也许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是不是只有这两个条件能达成,你才会觉得通州港有一线机会,我猜的对不对?”
孙千澈是对通州港最感兴趣的人,那天吴为的一番话让他琢磨了很久,到最后,孙千澈得出了一个结论。
吴为那天所说的话,只说了一半,给了通州港一个朦胧的画像,却隐藏了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信息。
吴为勾起了嘴角:“孙二叔,您说的对!只有前面两个项目有了落地的基础,而且维持最少的变数,通州港才能成为最为亮眼的那颗明珠。”
吴为伸出一只手,狠狠在空气中一抓,拳头攥了起来:“有些东西,必须握在合适的人手里,否则一旦出了错,满盘皆输。你不付出一点代价,怎么有资格拿走最宝贵的那颗明珠!”
孙万象的眼皮微动,眸子里亮起了精光。
而孙千澈和秦凯华对视一眼,互相朝着对方微微点了头。
相比通州港,轻纺城和海通大桥就不那么重要了。
轻纺城是产业布局,跟两家的关系都不大,送给孙芷溪好了。
海通大桥是通州和海州的联合项目,而且是属于国家级的基建项目,为这个项目出力,至少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那么,有了前面的两个铺垫,就如吴为所说,通州港才会落到他们手中。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这些老狐狸都忘记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