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
“几乎每个主流国家都会兴建独立的场馆,来展示各自国家的文化和科技,基建已经在8月启动了,大家如果去看看浦江的对面,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
看大家没有答案,吴为就只能继续自己的解释。
“不出三年,数十座场馆就会新建完成,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海州也许现在不缺任何东西,但是当这些场馆建成,世博会召开的那一天,它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
吴为的话一下子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终于谜底要揭晓了。
“海州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人口基数太少了。”
孙芷溪似乎抓到了一点头绪,有些不太自信地问道:“人少,所以会对世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吧?”
吴为点点头,悠悠道:“投入了几十个亿建成的场馆,如果人流量很低,别有用心之人就会说,耗费如此之大的世博会只是个面子工程,到了那个时候,海州会如何应对?”
世博会不仅仅是一个形象工程,而是一种实力展示的过程。
而海州,需要这样的一个工程,因为这代表的并不只有它自己。
“以海州自己的人口基数,想保证世博会的人流量是绝对做不到的。”
吴为终于亮出了底牌:“想说服海州其实很容易,海通大桥能成一个贯穿南北国家高速的桥梁,真正让包括通州在内的数个城市跟海州彻底打通,让长江天堑不再成为问题。那么,三小时经济圈的概念就会彻底成为现实。海州的消费力能扩散到其他城市,包括我们的轻纺城在内,都能受益。”
“而海州,则得到了它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潜在的超大规模的客源。”
“我们甚至可以配合海州来做未来世博会的宣传,系统性的组织旅游团前往海州,成为世博会的流量来源。”
“如此,海州要的客源问题,都能彻底解决。”
吴为说完,便轻轻敲了下桌子:“你们可以鼓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