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机场,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吴为目瞪口呆,自己还是激进了,原来俞名远才是传说中的保守派。
正应了那句话,保守派认为激进派太保守。
吴为抬头看着俞名远,笑道:&34;没看出来,俞叔叔您还是个保守派啊?&34;
“我保守?都敢在通州建机场了,我还保守?”俞名远目瞪口呆。
&34;您都敢建机场了,不就是觉得我这个激进派太保守了呗!&34;
被吴为的笑话给逗笑了,俞名远终于听出了他这么说反话的意图。
&34;你不是说要从天上飞过去的吗?&34;
&34;谁说从天上过去就得修机场了!&34;
又是一记重拳,打得众人完全失去了理智。
李金贵冷汗直下,笔记本上一片空白,只有汗渍在上面留下了点点痕迹。
刚刚的那些话,让俞名远头皮发麻,浑身上下都失去了力量。
他终于缓过了劲,看向了那个依然面带微笑坐着的年轻人。
只见吴为的左手微微动了动,示意激动的俞名远坐下来。
清澈透亮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机场不划算,建座桥不就行了!”
“海州和通州仅一江之隔,如果能建一座直达的跨江大桥,那么原本的超长路程是绝对能够压缩到三小时的。”
李金贵的喉咙里仿佛被人塞了一团棉花,有些喘不过气了。
俞名远呼吸一滞,拳头猛地攥紧,脑子飞速地转动了起来。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本就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
这么简单的办法,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想到呢。
良久,他缓缓开口道:“小为,这一切你是怎么想到的?”
到了此时,俞名远才终于看清了吴为给轻纺城画出的完整构架。
以通州原先的纺织工业底子为基础,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轻纺城,打通整个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和控制,是第一步。
而建立三小时经济圈,把原材料最大的产地桐州以及未来潜在最大的消费对象海州纳入到这个圈子里来,是第二步。
第三步怎么走,吴为其实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