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总太客气了,你是做实业的,这两年整体纺织行业都不景气,应该也不容易吧。”
余超逸巧妙地接过了话题,朝一个方向引导着。
吴为帮了他那么大的忙,他必须要投桃报李。
“谁说不是呢!”吴卫东叹了口气,“我们原来是国企改制过来的,当年也是风光过,时过境迁,改革的步伐一直跟不上。再加上身上背着各种过去留下的负担,想跑都跑不起来。”
“其实我也想过要把厂子关了,这么半死不活的也不是个事。但是,厂子里都是兢兢业业的工人,拖家带口的,都不容易。这两年行业大形势又这么不好,我没什么本事,就只能带着这百十来号人勉强支撑。”
吴卫东又给自己倒了半杯,一饮而尽。
喝完酒的吴卫东有些上头,晃悠悠地坐了下来。
“这年头,做实业,确实很难!”钱忠阳幽幽地说道,声音有些低沉。
听到吴卫东这些话,钱忠阳终于有些动容了。
母亲前两天还打电话来说,舅舅的鞋厂有点支撑不下去了,成本居高不下,丢了很多外贸的订单。
他一个大学教授,虽说是个副院长,但是在企业经营上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宽慰了下自己的母亲,让她不要太担心了。
听到吴卫东讲述自己的处境,钱忠阳也有些感同身受。
动之以情,这是第二步。
吴卫东一心为着厂子还有那些工人着想,这都是真情实意,需要让钱忠阳看见。
至少能够产生同情,博一个同情分。
一家有温度的企业,一个真心为了厂子和员工考虑的厂长,值得被尊重。
钱忠阳站了起来,第一次主动向吴卫东敬了一杯酒。
酒过三巡,事情终于朝着吴为期盼的目标发展了下去。
那么,就缺最后一把火了。
投其所好,动之以情,前两步都完成得不错,最后一步,该吴为自己出马了。
下午在钱忠阳的办公室里,吴为瞥见了桌上放着的一份英文论文,题目上印着:
fabrication and teperature efficient of res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