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任何期望。
“是的,德国军队的反击非常猛烈,冬季攻势部队正走向覆灭。”
“没办法,俄罗斯把名将都集中在西北战线了。”
包括布鲁西洛夫(brilov)在内的俄罗斯名将们,都被派去对抗东普鲁士的德国第8集团军,以抑制兴登堡和鲁登道夫。
这也是无奈之举。
俄罗斯的乌克兰地区比北部更加工业化,要想冬季攻势取得成功,就必须抑制制造了坦能堡惨案的德国第8集团军。
“把进攻任务交给这些头脑简单的人,怎么可能成功。不过这样一来,俄罗斯西北战线正在抵御德国第8集团军。”
但也正因如此,冬季攻势的局面变得很滑稽。
因缺乏名将,西南战线的基本战略退化成了简单的冲锋。
“但这也没错。”
杜鲁门轻轻挪动地图上的标志物。
虽然他对战争不太了解,但至少对各国军队的优势和劣势了如指掌。
“俄罗斯军队擅长本土持久战。他们只要坚持就能获胜。”
都说美国是“世界警察”,但俄罗斯在这方面也不逊色,尤其是在战争领域。
“不断投入物资,直到德国军队疲惫不堪。如果形势不利就撤退,撤退。西伯利亚那么大,退到乌拉尔山脉,德国军队就得全部冻死。”
“实际上,这场战争对俄罗斯更有利。只是,俄罗斯能调动多少动员力将决定胜负。”
俄德战争是一场生死之战。
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取决于俄罗斯能调动多少动员力。
如果发展到灭绝战,那俄罗斯和德国最终都会两败俱伤。
美国则不会有任何损失。
“看谁先耗尽动员力,是俄罗斯先崩溃,还是德国先崩溃。胜负就在这两者的差距中产生。”
“真是残酷的战争。”
“这是日耳曼主义和斯拉夫主义的民族战争。充满仇恨的战争,灭绝战是必然结果。”
民族战争往往会引发屠杀和种族清洗。
不仅有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现代巴尔干半岛也经常发生基于民族主义的种族清洗。
种族清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