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深厚的感情,有着强烈的法国爱国情怀,比起作为美国人的自我认知,他作为法国人的自我意识更强,所以才投身到这次大规模空袭行动中。
“其他飞行大队还没有消息吗?”大队长问道。
“莱茵兰地区太大了,其他飞行大队连影子都看不到。本来以航空师的规模,也不可能完全覆盖莱茵兰。”空军军官回答道。
莱茵兰大规模空袭,实际上,若能通过战略轰炸摧毁军需物资和制造工厂,那自然最好,但即便大量供应轰炸机,也还是力不从心。
与巡逻飞机相比,轰炸机的轰炸量明显较少,即便增加轰炸机数量,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覆盖。
“所以除了真正的核心设施,很多地方都没被指定为轰炸地点。说是航空师,实际规模太小,根本覆盖不了莱茵兰。”
啧。啧。大队长握住操纵杆,一脸无奈。
“不过,好歹……”大队长俯瞰着被法国轰炸大队的凝固汽油弹烧得火光冲天的莱茵兰,一片地狱火海,所有可燃物质都在熊熊燃烧。
“至少能把煤矿炸了,也算是万幸。”
煤矿,莱茵兰内的制造工厂大多以煤炭为能源。
代表性产业是钢铁工业,负责钢铁独家供应的德国钢铁托拉斯也是用煤炭来维持熔炉运作。
“这么说来,钢铁工业区不在这次的轰炸目标里呢。”空军军官说道。
“嗯,没办法。轰炸钢铁工业区效率太低。”大队长回答道。
“效率低?”空军军官疑惑地问道。
“对。”大队长严肃地回答,“规模太大了。”
“啊。”
“钢铁工业区数量多、规模大。我们轰炸大队根本没办法把它们全炸了,而且就算炸了,意义也不大。”
“为什么呢?”
“我们的战略目标本就是让德国的能源产业衰落。”大队长转动操纵杆,离开莱茵兰,法国轰炸大队朝着空军基地改变航向。
“上头认为,比起钢铁,掐住石油和煤炭的命脉更有效。”
“有道理。”
“而且时间也不够。”大队长表情凝重。
最近他对法国空军内部传来的消息很敏感,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