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轰炸,这想法首先就很难实现。”
“为什么盯上莱茵兰呢?”
“为什么盯上莱茵兰?你都不看报纸吗?”
啪——
这次他把桌上的报纸扔了出去。
参谋军官吓了一跳,连忙用双手接住报纸。
[opec对德国实施制裁行动。]
[英国皇家海军展现实力。英国皇家海军对印度洋的全面封锁,严厉的海上检查,实际上束缚了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手脚。]
[德国已无油田。]
[罗马尼亚王国发布紧急命令,俄罗斯在清洗腐败后正忙碌行动。]
[席卷世界的大战进入高潮。]
“德国没有石油了。”
“是的。”
“但杜鲁门似乎不仅想切断德国的石油供应。从一开始大量提供轰炸机时,就应该想到他早有此打算。”
“……抱歉,我不明白。”
“啧。看不到世界局势的军人就要被淘汰了。士兵或下级军官不懂也就罢了,校级以上军官要是连上级指示的作战意图都领会不了可不行。”
“……我会改正。”
“总之。”
首都防卫司令,斐迪南·福煦野战元帅清了清嗓子。
世界局势正朝着恐慌发展,就像报纸上说的,正朝着高潮进行战略冲刺。
“是煤炭。”
莱茵兰(rhend),德国西部的核心工业地区,同时也是煤炭产区。
也就是说,杜鲁门企图通过让法国轰炸飞行团对莱茵兰地区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使煤炭供应陷入瘫痪。
在破坏工业地区的同时,切断煤炭供应,剥夺铁路的机动性,从而暂时斩断德国军队的运输能力。
“这招虽然狠辣,但很有效。”
“通过对德制裁限制石油,再通过战略轰炸限制煤炭。虽说莱茵兰并非煤炭产区的全部,但对于依赖铁路运输的德国陆军来说,这打击相当致命。”
“这人太可怕了。”
“嗯,我觉得他的另一面更可怕。”
嗤。
福煦司令点燃了廉价香烟。
在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