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美英金融背后的暗战
“我代表汇丰银行向您表示感谢。”
梅德赫斯特。
新任汇丰银行总裁向杜鲁门表达了谢意。
他正好因中国结算银行相关事务出差到美国,凭借在管理层的出色表现,很快就升任总裁。
前任总裁因受英国本土政府的暗中操纵,被董事会撤职。
这明显是英国本土在对香港政府背后动手脚。
虽未直接使诈,但意图压制的心思昭然若揭。
“香港汇丰驻韩国分行和香港总行差点陷入危机。香港总督府和汇丰银行之后会正式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
“或许英国政府并非有意直接对汇丰银行不利,大概只是想压制你们吧。”
“就算是压制,这也太过分了。”
梅德赫斯特低下头。
美国国务院。
此刻,他正在国务院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里与我们交谈。
能得知他访美这一消息,多亏了财政部情报部门一直密切关注着汇丰银行的一举一动。
他因中国结算银行事务访美,原因不言而喻,但此刻这并非重点。
“居然想把这么大的债务炸弹甩给韩国。听说光是巴林银行拆分出来的银行就已经超过10家了。这世上哪有能制造出10个这种债务炸弹的企业?”
“哈哈,确实令人震惊。”
杜鲁门微笑着回应。
“肯定是有必要把一颗炸弹变成10颗的理由。”
说实话,最初策划这个计划时,杜鲁门也没想到贝尔福首相会在背后支持,让英国自己制造出债务抵押债券(cdo)的炸弹。
毕竟在当时金融市场还没有先进模型的情况下,cdo要流通起来本就困难重重。
杜鲁门原本以为最多也就和次级房贷差不多规模,甚至不到其十分之一。
然而,贝尔福首相无视cdo的负面因素,只极力放大其正面部分,开始了用国家信用填补信用缺失的疯狂行为。
杜鲁门能理解他的想法。
在德国崛起的现实压力下,面对资金如潮水般涌来,任何人都会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