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英国可能会全面破产。
必须壮士断腕,尽可能减少对本土的损害。
先活下去再说。
贝尔福首相将英国财政部的亲信和巴林银行董事会成员召集到一起,让情况室的运作更加高效。
汇聚了英国金融精英,办事效率自然提高。
债务炸弹已经准备好,他们正在寻找愿意接手的银行。
也有把炸弹扔给弱小国家的办法。
但首先对诱饵做出反应的是印度的银行。
“加尔各答银行是印度人持股比例较高的银行。先从这里下手。散布消息说巴林银行在伦敦金融城出售部分资产。”
“要投放诱饵吗?”
“其实我也想尽量避开印度银行。毕竟放弃印度帝国还为时尚早,这手牌太好。但这个炸弹实在太大了。得先保证本土活下去。”
贝尔福首相摸了摸下巴。
“他们肯定已经知道巴林银行自1890年之后就一直在衰落。利用恐慌的余波,诱导他们认为这些资产是因恐慌而出售的……”
“即便衰落,巴林银行也曾是伦敦金融城的巨头……就是这种感觉。”
“没错。”
贝尔福首相十分得意。
伦敦金融城的名声,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很有吸引力。
在整个帝国主义时代,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时期,伦敦金融城堪称现代金融的核心。
谁敢质疑伦敦金融城的名声?
“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有反应吗?奥斯曼帝国也没动静啊。”
“巴尔干半岛那边有联系,但还在寻找有能力接手债务炸弹的大型银行。”
“要不卖给西班牙。虽然国家破产了,但大型银行还是有实力的。”
“不过西班牙正在内战。”
西班牙帝国。
国内因激烈的内战,分裂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四处横行。
在此期间,西班牙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扩大了规模,甚至掌握了货币发行权,实实在在地掌控着西班牙经济。
“债务炸弹已经被拆分成多个子公司,必须尽可能地甩卖出去。”
即便已经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