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杜鲁门轻描淡写地回应道。
他所说的消息来源,大概是指财政部情报局的暗语。
罗伯特财政大臣一边暗自想着,要是本国也有个如此强大的情报局就好了,一边竖起耳朵,试图捕捉杜鲁门话语中的每一丝线索。
显然,杜鲁门已经知晓一切,他刚刚的提问不过是在试探罢了。
“原来如此。总之,我通过这些确认了一件事。”杜鲁门的声音低沉而神秘。
“啊?确认什么?”罗伯特财政大臣好奇地问道,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但杜鲁门接下来的话,如同一场强烈的风暴,极具冲击力,让人无法轻易忽视。
“想用巴勒斯坦……不,用奥斯曼帝国作诱饵,拉拢俄罗斯入局,这就是你们的盘算吧。”
“……!!!”
罗伯特财政大臣震惊得瞪大了眼睛,“哐”的一声,他猛地站起身,却忘记了自己身处车内,脑袋重重地撞到了车顶,又一屁股坐了回去。
脑袋像被重锤敲打过一样嗡嗡作响,但此刻他根本无暇顾及疼痛,满脑子都是杜鲁门刚刚说的话。
“啊,不。到底,到底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脑一片空白的罗伯特财政大臣,嘴唇颤抖着,连话都说不利索。
但杜鲁门却如平静的湖面般沉稳,他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要孤立德国,除了从两面战线施压,别无他法。而要做到这一点,俄罗斯的介入必不可少。”突然提到的俄罗斯,看似突兀,至少对杜鲁门和罗伯特财政大臣来说不是。
“引诱俄罗斯的诱饵,应该是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看穿俄罗斯想要吞并该地区斯拉夫人的意图后,英国想付出一些代价,让其入局。”杜鲁门继续说道。
英国想把俄罗斯拉到战线中来,面对被轰炸得满目疮痍的伦敦,英国并非坐视不管。
英国内阁和中央部门,尤其是外交部,迅速根据国际形势制定应对策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俄罗斯。
“但由于‘俄罗斯恐慌’,英国与俄罗斯曾是死对头。”
杜鲁门提到了“俄罗斯恐慌”,这是英国为终结“大博弈”,人为制造的一场使俄罗斯经济陷入崩溃的恐慌行动。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