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权益都彻底剥夺,从而引发诸多问题。
问题在于倾销带来的连锁反应。
尝试倾销的企业需要大规模扩充生产线,将库存投放市场,但这会导致净利润减少。
净利润减少会怎样呢?企业就会开始削减员工工资。
由于需要人力,不能裁员,于是就发展到像对待奴隶一样压榨员工的地步。
类似于现代在工厂打螺丝的年轻人以及农民工一样,所有上位阶层士、商、工(央企、国企等等)都靠着压榨百姓的血肉白骨上进行狂欢。
“但倾销不仅会榨干员工,也会耗尽布兰诺韦尔公司的元气。”
“是的,布兰诺韦尔公司也有利可图,所以才参与其中。毕竟它是民营企业,优先追求私利而非国家利益。我们英国、布兰诺韦尔公司以及布兰诺韦尔的大股东罗斯柴尔德家族联手,是有原因的。”
布兰诺韦尔公司是此次行动的关键。
标准石油进口的是国外石油,除了秘密进口,通过关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
但俄国国内的布兰诺韦尔公司情况有所不同,它本就是俄国企业。
“布兰诺韦尔公司在过去4年通过激进的并购,几乎垄断了俄国的石油和煤炭市场。顿巴斯煤矿区如今已成为布兰诺韦尔公司的‘私人花园’。”
“……不用想,巴库油田肯定也被布兰诺韦尔公司吞并了。”
确实如此。
从布兰诺韦尔公司的角度看,这并非亏本买卖。
如今它已掌控顿巴斯和巴库,实际上可说俄国的能源产业已被它收入囊中。
英国掌控了俄国的能源产业,背后有美国资本投资这一点也不是秘密。
中期结算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实际上,换作其他列强,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对国债敏感的英国、法国、德国,即便能容忍一定程度的渗透,一旦越过底线就会极力打压。
就拿杜鲁门来说,差点因越界被秘密警察抓走。
但俄国不同。
“哈哈,还好是俄国,几乎没有进入壁垒。俄国财政部甚至还鼓励国债。”
谢尔盖·维特,现任俄国财政大臣,过度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