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cdo最有名,但不是它。”
当时cdo在德国还未普及。
虽然证券化的债券中,cdo是最有潜力的。
但据杜鲁门所知,德国银行圈还没有流行cdo。
这是由银行圈的结构决定的。
“德国的银行基本上采取联合的形式。银行们联合起来进行投资。这样一来,投资时很少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既然有比cdo更容易筹集资金的手段,cdo自然就不会流行起来。”
德国的银行大多人脉广泛。
只要在这广泛的人脉中稍加挖掘,就会有一堆愿意联合投资的银行冒出来。
“……你这么一说,确实是这样。德国银行对cdo不太感兴趣。本来就很少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 啊,等一下!!!”
砰!
基利安猛地拍了一下桌子,仿佛恍然大悟,看着杜鲁门。
“柏林银行圈的那些人,现在资金短缺,肯定打算引入cdo!!!”
“对,我想说的就是这个。”
当然,当时华尔街只是为了赚钱而滥用cdo。
但现在要理解德国金融圈,关键在于要知道他们的金融模式与当时伦敦金融城的金融模式不同。
“德国金融更侧重于用资金投资产业的产业金融,而不是用资金进行金钱游戏的资本金融。”
用资金进行金钱游戏。
德国银行也会这么做。
但眼前有这么多有吸引力的公司,哪还会有闲置资金呢?
肯定都拿去投资了。
19世纪末。
鲁尔工业区以及萨尔、阿尔萨斯 - 洛林等莱茵兰地区的工业正迅速发展。
那时德国开始追赶英国钢铁产业,每年都保持两倍以上的增长率,简直是疯狂的群体。
就应该投资这些地方。
随着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贸易金融也发展起来。
其中代表性的贸易银行有达姆施塔特工业银行和北德意志银行。
但是……现在呢?
“……都被德国结算银行吞并了。”
“目前莱茵兰地区的大型工业公司和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