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话说回来,那里基础设施匮乏,语言和文化也不通,简直是个极端的地方。”
语言不通,文化也不通。
在西方人眼里,那几乎就是一片蛮荒之地。
“听说浸礼会、圣公会和天主教都将正式向韩国派遣传教团。”
“传教团?而且人数肯定不少吧?”
“光浸礼会就确定先派遣1000人。”
1000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众人不禁咋舌。
人数真多啊。
“圣公会有jp摩根和英国政府资助。”
“可不是开玩笑的。”
“天主教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这么说?”
这些董事对韩国了解太少了,萨克斯也很无奈。
毕竟那是远东的偏远地区。
“据说发生过三次迫害事件。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们遭受了饥饿迫害、疾病迫害、病患迫害,三次迫害几乎使他们惨遭屠杀。”
“那真是太可惜了。”
“但讽刺的是,正因如此,天主教在韩国扎下了深厚的根基。据京城教区统计,教徒大概有5万人。这还不是准确数字,因为还有很多未公开的天主教信徒。”
能在儒家思想这片“混凝土层”中,发展出5万信徒,而且是在因天主教信仰遭受三次屠杀的过程中做到的。
实际上,巴黎外方传教会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杜鲁门主席还安排了一件事。为什么他要把韩国的制铁事业委托给倭国结算银行呢?”
“这确实让人好奇。”
“因为倭国人在语言沟通上相对容易些。”
要和美国人交流得用英语,和韩国人交流得用韩语。
然而,美国人和韩国人彼此都不熟悉对方的语言。
但倭国人不一样。
日韩有着一千多年的交流历史。
“所以打算组建新倭国制铁的顾问团,在韩国建设制铁厂。”
“倭国人就相当于翻译了。”
“可以这么说。”
“选定的地点是哪里?”
哗啦——
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