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杜鲁门·摩根把可乐放在接待用的茶几上。
倒不是担心可乐会洒出来,而是坐在杜鲁门·摩根眼前的这位大人物的气场,让杜鲁门有些不知所措。
“格里克斯司法部长,你怎么会来到倭国呢?”
约翰·格里克斯,这位刚卸任美国司法部长的人,正悠然地坐着,小口喝着可乐。
“这饮料有点甜啊,嘴巴黏糊糊的。我这是上年纪了吗?”
“部长先生?”
“嗯,我明白你的疑问。你肯定在想,美国司法部里盖章签批的大老爷,怎么一个月内就跑到战败的倭国来观光了。但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考量。”
“政治考量?”
杜鲁门·摩根不了解当下美国的局势,心里急得像火烧。
短期内杜鲁门没法回美国,而今年冬天马上就是大选季了,美国政坛现在应该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美国的孤立主义者和共和党的主流派,以麦金利总统为核心,集结了一批支持对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亲托拉斯派议员。下一次连任现在基本已经板上钉钉了。”
听了格里克斯的话,杜鲁门点了点头。
听说共和党在与倭国的战争中,获得了民众的热烈响应。
麦金利成了战争胜利总统,支持率也大幅飙升。
尽管处于容易失势的时期,但考虑到他逆势而上的政治地位,连任是肯定的。
更何况麦金利总统是亲托拉斯派的总统。
包括埃尔德雷奇议员在内,共和党的大多数议员都集结在他旗下,这也不难理解。
但杜鲁门的疑问仍未消除。
“可这和你来倭国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现在不再是司法部长了。几天前我辞职了。”
“什么?”
为什么要辞职?
各种疑问在杜鲁门头脑里冒了出来,但杜鲁门还是强压着听下去。
“麦金利总统似乎想把这场与倭国的战争,包装成‘压倒性胜利’。孤立主义者、主流派、亲托拉斯派,所有人都希望如此,他们扩大美国在倭国影响力的利益诉求奇迹般地达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