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的法律,或许也只有我们‘美国’才能做到。”
“是的,所以我们想让国际信用法与国际法接轨。要是国际信用评估机构诞生,你觉得谁会第一个注册呢?国际法律师们可比美国法律界更加严格公正。”
洛克菲勒行长不禁感叹道:“……肯定是我们美国的信用评估机构。”
“没错。”
“所以,你是想让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也就是我,来提出这个信用法?你可真够狡猾的。”
让因信用评级被评为a级而“深受打击”的标准石油所属的洛克菲勒家族来提议信用法?没有比这更具说服力的了。
“你就当帮我个忙吧,我记着这份人情。”
“这话你可得说到做到。”
“好歹我也是信用评估机构的负责人。”
“哼。”洛克菲勒行长一边嘟囔着,杜鲁门·摩根嘴角微微上扬。
“只要能通过,回报肯定很丰厚。”
>>> 荷兰,海牙会议场的休息室
“格里克斯部长,好久不见。”荷兰法学家托比亚斯·阿塞尔,正与美国司法部长格里克斯交谈着。荷兰人对国际法向来引以为傲,而阿塞尔在其中更是以严谨着称,甚至可以说他对国际法怀着一种使命感。
“我很好奇,你找我到底有什么事呢?”
“我今天来找阿塞尔法学家,是因为这封信。”格里克斯司法部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的副本,递给阿塞尔。
“这是什么内容?”
“这是整理了本次海牙会议值得讨论主题的信。有人交给我,我觉得还挺有用的。”
“哪里……”阿塞尔戴上放在一旁的眼镜,仔细地读起信来。然而,随着他的目光不断向下移动,他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随后陷入了沉默。
“嗯……”
整整30分钟,阿塞尔反复研读这封信。
格里克斯司法部长耐心地等待着,直到他完全读完并认可。
因为他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封信时,也和阿塞尔一样,反复读了好几遍。
沉默持续着,安静得能听到秒针走动的声音。滴答,滴答。
两个小时过去了,阿塞尔终于将目光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