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者的指责。
不过,从21世纪来的杜鲁门·摩根认为,伯恩斯坦的观点是最现实的。
“你认为如果工人阶级能够进入政界,使工人阶级成为政治主流,就能够改变工人的劳动环境,我觉得这种想法很现实。”
“……”
实际上在21世纪,工人阶级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了政治主流,并开创了属于他们的时代。
福利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需的,为了改善工人环境,实施了各种政策。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劳动争议和罢工,但至少这并非共产主义革命斗争。
当受到压迫时,这就是抗争的理由。
“资本主义并非必须被摧毁的对象。资本主义具有不断变化的特性,所以我认同伯恩斯坦先生你的观点,资本主义的衰落还为时尚早。”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时的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结构矛盾最大化的阶段。
所以,当下的社会主义者主张,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伯恩斯坦叹了口气。
“来到英国后,我有了很多思考。看到了与在普鲁士时截然不同的风景。”
伯恩斯坦眼中透露出一丝感慨。
“德国仍保留着以容克贵族为核心的封建基调,而英国议会则是平民能够进入的开放社会。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
资本主义是不断变化的。
18世纪、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环境已有了很大改善,选举权也在逐步扩大。
等级制度被削弱,平民甚至能够进入议会成为中坚力量。
英国是这一变化的先驱。
经历了俾斯麦时代的德意志帝国也在逐渐改变。
“但德国自俾斯麦时代引入普选制后,选举权不断扩大,工人阶级也有了影响帝国议会的可能性。”
其实没必要发动革命。
资本主义的克服,不一定要通过革命这种暴力行动,而是可以通过无产阶级自身的行动自然地解决。
普选?
你一票,我一票。
贵族一票,工人一票。
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