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舰队盯上了查尔斯顿港,也明白查尔斯顿港若遭到攻击,美国国内舆论会沸腾。
但这样做有没有更确切的好处呢?
听起来为了国内舆论而牺牲查尔斯顿港,似乎失去的更多。杜鲁门顾问,你怎么看?”
这是个合理的疑问。
但与他们的想法不同,这次事件背后涉及到战争本身巨大的利益。
杜鲁门·摩根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虽然查尔斯顿港遭到入侵能引发国内舆论,但美军也将获得扩充海军力量的绝佳机会。”
“扩充海军力量的机会?”
“是西班牙先发动入侵的。那么,我们美国击沉战舰,欧洲列强就没有正当理由干涉。”
如果是美国宣战或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扩充海军力量就免谈了,还会受到欧洲列强的制衡。
但如果是通过查尔斯顿港遭到本土攻击,我们就占据了道义。
也就是说,为了战争,我们可以像在工厂生产一样,大量制造战舰,欧洲列强也没理由干涉。
“但是顾问先生。”秘书主任表情严肃。
“美国应该置身于孤立主义的保护罩内。”
美国的孤立主义,即不与欧洲任何国家结盟,也不关心欧洲事务,同时要求欧洲也别干涉美国。
这就是门罗主义,本质很简单,就是不参与欧洲政治,静静地卖东西赚钱,典型的资本主义思维。
这也是美国讨厌战争的根本原因。
美国西部开发和淘金热赚得盆满钵满,这很正常。
但“表象而已”,美国是那种为了利益随时能抛弃这层伪装的国家。
现任美国总统对扩充海军力量也极为关注,19世纪后半叶,美国就积极建造战舰,比如推出了“印第安纳”级战舰s 艾奥瓦号。
杜鲁门·摩根从皮包里拿出一份报告。
“这是海军战略家、安纳波利斯的指定学者阿尔弗雷德·马汉在1890年撰写的海洋战略书籍《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这本书,我记得泰迪提过。”坐在杜鲁门·摩根旁边的洛奇议员附和道。
“泰迪的话……”会议室的目光瞬间集中到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