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啊,要想大量卖出机关枪,军队的人数得多才行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这样。”
“是……”
杜鲁门的首要目标很简单,就是把美军陆军拒绝投标的机关枪硬塞到他们手里,仅此而已。
但要是美军陆军在这次美西战争中出现大量伤亡,那可就成了杜鲁门目标的绊脚石。
首先,能购买机关枪的军人数量会减少,最糟糕的情况是美国直接从美西战争中抽身。
“别忘了,在门罗主义方针下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舆论随时可能转向。詹姆斯。”
“您是说,如果因为大量伤亡引发反战舆论,这场战争本身都可能会失败?”
“要是那样可就糟透了。”杜鲁门挠了挠鼻梁。
想象一下,美军陆军遭受重创,伤亡惨重,大批士兵撤回本土,这种场景肯定会引发民众对战争的抵触情绪,而美军陆军也会在反战舆论的抨击下,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他们可不想承受这种痛苦,为了尽可能摆脱战争创伤,他们甚至会把战争的痕迹都抹去。
到时候,恐怕只有杰克·摩根一派推出的替罪羊会被处理,而他们的卡特尔集团反而会更加稳固。
“战争就是一场惊险的走钢丝表演。”
在现代美国,这种情况还少见吗?
中东的战场上,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清晨的饭桌上都可能溅上弹片,人们对此都习以为常。
而在这片中东火药桶上,美军和军火公司在危险的边缘游走,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
不然怎么会出现敌军和友军拿着同一种武器相互厮杀的讽刺场景呢?
“一旦从钢丝上掉下来,就全完了。所以海军的作用至关重要。”
“哗啦”一声,杜鲁门展开《华尔街日报》的头版,举到詹姆斯眼前。
[关塔那摩湾海战,美军海军的惊人胜利!]
[通往古巴的海路已打通,美军第五军团陆续乘坐运输船在圣地亚哥 - 德古巴登陆,海军陆战队已开辟道路。]
[菲律宾的荣耀会再次重现吗?]
——《华尔街日报》
“菲律宾需要从日本港口派遣武装商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