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股票买卖的投资者和投机者,
不管是谁,都会在身边放一份《华尔街日报》。虽然局限于华尔街,
但作为经济类报纸,《华尔街日报》的声誉绝对不输给《纽约时报》。
“……要不干脆打造一个信息机构?”
毕竟对冲基金,信息就是生命。
通过收集国际政治局势,乃至国内政经界的各种信息,创造赚钱的机会。
量子基金的乔治·索罗斯就是这样搞垮了英格兰银行,
行动主义对冲基金埃利奥特也是如此洗劫了阿根廷。
甚至埃利奥特因为情报网络严密,差点扣押了阿根廷的军舰,
可见信息对对冲基金有多重要。
“最终从阿根廷捞走了投资额15倍的钱,这些家伙太狠了……”
连地狱最深处的恶魔看到都得说
“哎唷,不错,学到一招”。
杜鲁门应该还没坏到那种恶鬼罗刹的地步吧……应该不会吧?
“不管怎样,如果能促成《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
甚至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联手,那可能性就很大了。”
虽然这是现代才明白的道理,
但认为信息机构只需要专业特工,
是冷战时期才有的偏见。
信息机构不仅需要收集信息的特工,更需要分析和处理信息的desk人员。
分析人员要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对比、记忆、组合等,
将数据提炼成有用的信息,所以高学历精英必不可少。
但特工不一定非得是高级人才,用渗透战术就行。
“负责desk工作的控制塔,已经由对冲基金的秘书室承担,
渗透战术所需的人员,也大致有了头绪。很好。”
砰!杜鲁门一拍桌子。
“计划已定。”现在只需把《华尔街日报》拉到杜鲁门这边。
笃笃——这时,办公室传来敲门声。
“是詹姆斯吗?”
“少爷,刚刚从纽约港派往dw的平克顿出身的秘书室员工已经返回。”
“让他们在外面等着。杜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