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也是个不错的提议。”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
杜鲁门拿出便签和笔,开始画图讲解大型银行及其收益结构。
“咔哒。”
“沙沙。”
“坎德勒先生,您想必很了解纽约大型银行的运作方式。
纽约的大型银行把贷款收益视为最高价值,一切以金钱为先。
虽说杜鲁门出身摩根家族,但不得不承认,尤其是摩根大通银行,在贪婪的银行中堪称佼佼者。
他们不仅追求贷款收益,甚至会吞噬整个公司。”
“……银行那点事儿,我再清楚不过了。”
坎德勒对此表示认同。
毕竟,没有哪家银行会无缘无故把钱借给一家只有可乐配方的公司,肯定会附带苛刻的条件和高额利息。
“而且,就算让摩根大通银行进行机构投资,也无法保证资金流会变好。
实际上,他们只有在确定能赚钱的情况下才会投资。
对于他们自己评定的投资信用评级,根本不屑一顾。”
“……请继续说。”
坎德勒闭目抱臂,
认真倾听。杜鲁门暗自舔了舔干涩的嘴唇。
“但即便可口可乐公司能让他们获利,也存在问题。
纽约的大型银行是彻头彻尾的分红主义者。
一旦自身面临危机,就会以分红之名,像拿着刀冲向可口可乐这个存钱罐。
甚至会剥夺剩余的表决权,随意任命自己人进入董事会,把坎德勒先生架空成傀儡。”
“……有道理。”
实际上,1900年之前发生的大萧条和恐慌中,银行的紧缩政策近乎致命,即便到了现代也没什么不同。
更何况,最近的1893年恐慌才刚过去5年。
简单来说,现在正是大型银行的贪婪膨胀到极点的时候。
“所以,我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这么说?即便摩根大通银行是分红主义者,即便投资困难,但接受他们的投资,信用评级也会提高吧?”
“有不用为了信用评级而放弃公司主权的办法,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