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村长就不打算让它跟着出去受罪了。
于是大家伙儿就只能走着去。
去赶集的人很多,大家走出屋门,看见陆陆续续从家里走出来的人群,就成群的约在一起,一起出门了。
到了这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大集,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年岁太小的小娃娃不能去之外,大部分人都去了。
庄稼人一年苦到头,可不就盼着过一个好年吗?
刘氏也早起收拾好了自己,把康安打扮好之后送去了康奶奶家里。
今天康安就不去了,镇上人多,怕遇到拍花子,把孩子拐跑了,那可真是哭都找不到地方哭。
年节热闹,但也要注意安全。
刘氏不让康安去,康安虽然嘴巴撅得能挂油壶,但还是乖巧的答应了。
娘亲给他说了,只要安安到了十三岁,就能单独去街上了,因为康禾就是十三岁了才单独挑着柴到镇上去卖的。
现在还不行,他太小了,会被别人骗走的。
康大山家里,康奶奶腿脚不方便,这冰天雪地的,本来她已经下定决心要去买点年货了的,但康大山跟她说道:“天儿冷,你就在家里坐着烤火吧,你腿脚不方便,外面冰天雪地的,别摔着了。”
康奶奶笑呵呵的答应了,于是把要采买的年货跟康大山说了一下,康大山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然后就背着背篓出门了。
康思玉也不去,缩在炕上烤着火,家里原本没有炕的,是康思玉上次流产之后,身体就变得没以前那么好了,比以前还要怕冷一些。
尤其是这个冬天,比哪一年都冷,康思玉就有些受不住。
康大山就找人来家里修了两个炕,通了两边屋子。
康思玉每日大多数时间就坐在炕上。暖乎乎的,冷不着。
康安脱了鞋子,爬上炕,和康思玉挨在一起,听康奶奶聊着天。
这边,康大山一出门,就看见康穗一家人刚好走到了门口,几人打过招呼,就一起走了。
到了镇上,康大山按照康奶奶的嘱咐去买了要用的年货。
糯米粉,苏子,红糖,白面,猪肉,一只鸡,一条鱼,还有爆竹和红纸写着的对联,红红火火的好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