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一个老工匠感叹道。
杨再兴笑道:&34;守城跟打仗一样,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这关隘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一定要修得万无一失。&34;
他转身对折继业说:&34;让神武军的弟兄们都来帮忙。不但要修缮关隘,还要让他们熟悉每一处地形。将来守城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34;
&34;诺!&34;
很快,更多的士兵加入了修缮工作。有的搬运材料,有的帮工匠打下手,有的在城墙上来回巡视,熟悉地形。
&34;小心些!&34;杨再兴看着士兵们用滑轮组吊起巨大的青石,&34;要稳!&34;
十几个士兵齐声呼喝,缓缓拉动麻绳。三尺见方的青石被吊起,稳稳地移向城墙缺口。工匠们早已将旧砖清理干净,涂上厚厚的石灰浆,就等这块新石嵌入。
&34;往左一点!&34;老工匠指挥道,&34;对,就是这里,放!&34;
青石稳稳嵌入缺口,严丝合缝。工匠们立刻用石灰浆填缝,动作娴熟。
另一边,一群士兵正在想办法把床子弩运上城墙。这庞然大物重达千斤,就算拆开也有好几个大件。
&34;将军,用滑轮吊不起来,太重了。&34;折继业愁眉苦锁。
杨再兴思索片刻:&34;搭个斜坡吧,用圆木做滚轴,一点点推上去。&34;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用木板搭出一个长长的斜坡,每隔几尺放一根圆木。床子弩的部件放在木板上,靠着圆木的滚动,慢慢被推上城墙。
&34;好!&34;看到第一台床子弩成功上墙,士兵们都欢呼起来。
杨再兴没有停歇,又去检查守城物资的准备情况。
&34;擂石准备得如何?&34;他问道。
&34;回将军,已经准备了两千块。&34;一个军官回答,&34;都是从山上采来的圆石,大小适中,正好一人可以搬动。&34;
&34;滚木呢?&34;
&34;砍了三百根松木,都是老树,又粗又直。&34;
杨再兴点点头:&34;好,把这些都分散堆放在城墙各处。记住,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