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新安府城中央。
一座高台已经搭建完毕,四周围满了前来观审的百姓。神武军将士手持长枪,在人群中列队站立,维持着秩序。铁甲寒光,军容肃穆,却丝毫不显压迫之意。
\"快看,那些赃物!\"有人指着高台一侧惊呼。
只见那里摆满了从府库和赵明私宅中搜出的赃物:成箱的白银、成堆的金锭、各色珠宝玛瑙,还有数不清的字画古董。这些原本价值连城的宝物,此刻却如同无声的罪证,控诉着一个知府的贪婪。
\"带赵明上堂!\"杨再兴一声令下。
两名神武军将士押着赵明走上高台。这位曾经趾高气扬的知府大人,此刻已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他被按着跪在地上,却仍强撑着一副倨傲之色。
\"赵明!\"杨再兴手持账册,声如雷霆,\"本将今日,要当众清算你的罪行!\"
他展开第一本账册:\"据查,你任知府三年,共收受贿赂白银六十三万两,黄金千两,珠宝玛瑙无数。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
\"冤枉!\"赵明高声喊道,\"那些都是商贾自愿孝敬的\"
话未说完,台下已是一片怒骂。
\"放屁!\"一个老者颤抖着指着赵明,\"我儿子就是因为交不起你要的"孝敬",才被你关进大牢,活活打死的!\"
\"还有我家!\"又一人哭喊道,\"就因为不肯送银子,你就诬陷我们私藏违禁品,抄了我们全家!\"
杨再兴冷笑一声,展开第二本册子:\"勾结商贾,囤积居奇。去年秋收不好,你却故意抬高米价,让百姓吃不起饭。光是这一项,就害死了多少人?\"
\"我\"赵明额头冒汗,\"这都是商人们自己做的,与我无关\"
\"无关?\"杨再兴拿出一封密信,\"这是你与米商王老爷的来往书信。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你收了他五千两银子,答应让他垄断新安府的米行。\"
台下百姓更加愤怒:\"原来去年的米价,是你们联手坑害我们!\"
\"我家就是因为买不起米,死了两个孩子\"
\"我爹娘也是饿死的!\"
哭声、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