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
\"殿下万岁!\"
欢呼声此起彼伏。
站在府衙二楼的苏寒,看着下面沸腾的人群,满意地点点头。
陈宫这番话,说到了百姓们心坎上。
有了这份期待,有了这份干劲,南荒的发展就更有希望了!
散会后,百姓们三三两两地离开菜市口,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色。
\"这回真是盼来个好殿下啊!\"
\"可不是,这些计划都是实打实的好事。\"
\"我家那块荒地,正好可以重新开垦。\"
\"我准备去报名修路,一天三十文呢!\"
各村的里正们也都在热切地讨论:
\"老刘,你们村准备怎么安排?\"
\"我们村光壮劳力就有二十多个,\"刘里正掰着指头算道,\"准备派一半去修路,一半去开荒。再让几个会点木工的去城里工坊看看。\"
\"我们村准备先整修水渠,\"另一个里正说,\"去年雨季山洪冲了好几次,今年必须先把水利搞好。\"
\"对对对,水利要紧。我回去也要发动村民,趁着还不到雨季,赶紧把渠道修好。\"
\"这工钱给得也实在,一天三十文,村里人肯定愿意干。\"
\"可不是,比种地划算多了。而且还是为自己村里修路修渠,大家干起来也有劲。\"
\"回去得好好宣传宣传,让大家都动起来。\"
\"是啊,殿下既然这么上心,我们也得出力才是。\"
里正们一边走,一边商量着回村后该如何安排。
他们都是地方上有威望的人,深知这些政策对百姓的好处。
\"等会我就召集村民开会。\"
\"对,趁热打铁,早点把人组织起来。\"
\"后天就来府衙报名!\"
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陈宫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些里正都是地方上的关键人物,有他们带头,政策推行起来就容易多了。
\"大人,\"一个衙役跑来报告,\"已经有不少人在府衙门口排队报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