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 > 第47章 诡盗暗记(2/3)

    我们又跟着认真检查了整条东西朝向这条回廊,仍旧是什么都没发现!

    这也让我们三个人怀揣着希望的心情凉了大半截。

    那第三个可能存在的出口到底在哪儿?

    不是可能存在,是百分百绝对存在!

    要不然女干尸身上被扒掉的银缕玉衣,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外回廊?

    我尽量的保持冷静,又大脑飞速运转的从头到尾,重新捋了一遍。

    官盗既然能在内回廊的上面打穿五米多厚的盖板进入墓室,不可能打不穿梓宫。

    这里只有一种可能,当初官盗的规模很大,在进入墓室后采用了分工行动,有的继续凿梓宫,有的向外运送陪葬品。

    结果在凿梓宫的时候,惊动了梓宫里的蜈蚣巢,受到了蜈蚣的攻击,所以最终梓宫没能打穿,陪葬品也没能运送出去,盗墓失败,就重新封堵、回填了盗洞。

    至于官盗为什么也要回填盗洞,这个不难解释,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了顾及颜面,免得传出去丢人呗。

    这个推测合情合理,也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那为什么又出现了银缕玉衣被带到了外回廊?

    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把银缕玉衣带到外回廊的不是官盗!

    是另一伙盗墓贼!

    并且极大可能是民盗!

    可这黄肠题凑的墓葬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外、中、内三条回廊,还都不是互通的,每一层回廊最少都是柏木垒叠三米多厚度的墓墙。

    在如此的外中内三层坚固防守下,民盗又是怎么能把里面的银缕玉衣带到外回廊的?

    技术!

    我从头到尾的捋了一遍,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范畴,所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技术!

    这个把银缕玉衣带到外回廊的同行,是个绝顶的盗墓高手!

    古代,尤其是在古代,造墓的技术堪称一绝,但盗墓技术更是魔高一丈,绝顶的盗墓高手不胜其数。

    甚至现在的一些盗墓技术,还都是当做一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一代代传下来的。

    不过随着对于盗墓的打击越来越严厉,这门古老的技艺真正传到至今的,不过九牛一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