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的营地,风雨依旧肆虐,可杨玉环的声音,却像一道坚韧的丝线,穿透这嘈杂与混乱,直直钻进众人心里。她站在那儿,身姿虽单薄,却透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眼睛里满是对李隆基的深情,还有对往昔岁月的眷恋。
“陛下……”杨玉环轻声唤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还记得咱们初次相遇的那个春日吗?御花园里,百花争艳,您一袭华服,意气风发地站在那亭台楼阁间。臣妾不小心迷了路,正慌乱间,抬眼就望见了您。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周围的繁花似锦都成了陪衬,臣妾的眼里,就只剩下您温暖的笑容。”
李隆基站在一旁,听着她的话,那些美好的回忆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记得那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杨玉环就像一只误入仙境的小鹿,眼神中透着懵懂与慌张,却又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爱妃,朕当然记得,那也是朕这辈子最难忘的日子之一。”李隆基的声音有些沙哑,眼中满是温柔与不舍。
杨玉环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后来,陛下对臣妾宠爱有加,带臣妾游遍了宫中的每一处角落。夏日,咱们在太液池畔,看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您亲手为臣妾摘下那娇艳的荷花,插在臣妾的发间;秋日,咱们一起登高望远,赏那满山的红叶,您为臣妾吟诗作画,倾诉着对大唐江山的抱负和对臣妾的深情;冬日,雪花纷飞,咱们在暖阁里,围着火炉,煮酒烹茶,谈古论今。那些日子,是臣妾这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士兵们静静地听着,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在杨玉环的回忆中渐渐缓和。一些士兵的眼神里,开始浮现出一丝动容,他们想起了自己在家乡的亲人,想起了曾经太平日子里的点点滴滴。
“贵妃娘娘,我们也知道您和陛下感情深厚。”一个年轻的士兵忍不住开口说道,“可如今大唐局势如此艰难,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实在是……”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说不下去了。
杨玉环看着他,眼中满是理解与同情:“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唐,为了百姓。这些日子,我虽然身在深宫,却也听闻了外面的种种苦难。每听到那些消息,我和陛下都痛心疾首。陛下日夜操劳,就是为了能早日平定叛乱,让百姓重回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