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的逃亡,就像一场看不到头的噩梦。艰苦的条件,加上那摸不着边儿的前途,就像两座大山,压得大家都快喘不过气来了。队伍里的气氛,那叫一个压抑,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让人心里直发慌。
大伙每天吃的,要么是那发霉的干粮,要么就是在山里摘的酸涩野果,喝的水也是又脏又浑,勉强能润润嗓子。晚上睡觉,连个像样的地方都没有,不是在破庙,就是在荒郊野外,冷风一吹,浑身直打哆嗦。再加上安禄山的追兵时不时像阴魂一样冒出来,这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就这么着,队伍里慢慢开始人心浮动了。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臣们,哪受过这种罪啊,心里的抱怨就像野草一样,“蹭蹭” 地往外冒。
这天中午,大伙在一棵大树下歇脚。一个大臣忍不住了,小声嘀咕起来:“这叫什么事儿啊?跟着陛下出来,本想着能有个安稳的去处,结果倒好,天天风餐露宿,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他这一嘀咕,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大石头,一下子激起了千层浪。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再这么下去,咱们非得死在半路上不可。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有没有个准主意,能不能带咱们找到个安全的地儿。”
“就是,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留在京城,说不定还能跟安禄山求求情,保住条命呢。”
这些抱怨声,就像一只只小虫子,钻进了李隆基的耳朵里。他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可又能说什么呢?他自己也清楚,现在的情况确实糟糕透顶。
这时候,杨玉环看到大家情绪不对,站起身来,轻声说道:“各位大人,眼下的艰难,大家都清楚。可陛下又何尝不想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呢?咱们现在身处困境,更应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才是。”
杨玉环的话,虽然温柔,可也透着一股坚定。大臣们听了,一时都不说话了,可心里的疙瘩,哪能这么容易解开。
到了晚上,队伍在一个废弃的村子里歇脚。侍卫们四处找了些柴火,生起了火,大家围着火堆,各自想着心事。
突然,一个大臣站起来,走到李隆基面前,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