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姒送走了崔易之后,也并未急着归家,反而让车夫驱赶着马车在城中绕一圈。
在崔氏一族起势之前,羡阳城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邑,后来崔氏越发昌盛,出了一位天下名士,又创办了羡阳书院,天下学子慕名前来求学的不知凡几。
渐渐的,这羡阳县就成了羡阳城。
再到近十年,朝堂越发溃败,各地起义之军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起来,天下大乱,羡阳城在崔氏一族的庇佑下,还算是安稳,也成了不少人避祸之地。
街市上车来车往,人来人往,十分的热闹,仿佛是一片盛世之景象。
见有刻着崔氏族徽的马车经过,马车让道,行人避开。
马车在城中绕了许久才往城东驶去。
羡阳城城东这一片地方,都被崔氏一族占据,有住着崔氏本族的文德巷,也有居住幕僚客卿的十里坊。
崔姒回到自家府邸‘明德宅’前,刚刚下马车,便被一男子拦了住。
“阿姒。”
那人大约及冠之年,身着一袭月白交领宽袖长袍,以同色发带束发,一张脸眉眼俊秀,神采清明,端的是温文尔雅,仪表堂堂。
崔姒见到来人,脸色微变:“你来做什么?”
“阿姒,我听闻崔氏要与燕氏联姻,要嫁女给燕城王,是不是真的?”那人一脸着急,“我得了消息,便一路赶了回来,路上还跑死了一匹马阿姒,你不会想嫁给燕城王吧?”
“与你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你我可是有婚约的!”那人看着崔姒的脸,脸色有些不好,“阿姒,你不会嫁给旁人吧?”
“什么婚约?”崔姒抬眼看了他一眼,有些厌烦,“不过是幼时大人之间的玩笑话,你不会还当真吧,宋止?还是说,小舅?”
宋止被‘小舅’这个称呼震得脸色一白,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崔姒瞥了他一眼抬脚,越过他,往里面走去。
说这宋止,小时候也算是她未婚夫。
宋止的母亲和崔姒的母亲自幼便是手帕交,后来各自婚嫁,崔姒的母亲嫁到了羡阳城崔家,宋止的母亲嫁到了平州城宋家。
因着距离也不算远,逢年过节也有些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