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就想着……”
赵昭棣明白了,这是想给赵青山找活儿干。
说实话,工人已经有三四十个,赵昭棣是不缺的。
但,人家都开这口了,且村长一家平日里对她们诸多照顾,她就算不缺人,也得给人家这个面子。
况且,多一个人多份力,房子也能早日完工。
赵昭棣也不算吃亏。
赵昭棣说:“可以啊,闲着也是闲着,青山叔就来帮帮我呗。”
“这工钱嘛,五十文一天,管饭如何?”
不是赵昭棣不愿意多给,这一码归一码,毕竟赵青山只能干苦力活儿,不能做盖房的技术活儿。
他要是把工钱给高了,万一被那些老师傅知道了,心里肯定会不平衡。
于赵昭棣而言,是一点好处也没有。
即便如此,赵青山依然对此喜出望外。
别说还管饭了,就是不管饭,他也愿意干。
严梅的想法同样如此。
一天五十文呢,可不低了。
且一天天的闲的家里,上哪找这五十文去。
怎么着都是份收入。
严梅笑呵呵的说:“丫头,那婶子就在这儿谢谢你了。”
赵昭棣摆摆手准备让阿赖继续赶马车,可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看向严梅。
问:“婶子,你可会做饭?”
严梅不懂她问这话是什么意思,打趣道:“为人媳妇儿的,哪有不会下厨的。”
赵昭棣活动了一下自己因为和面做包子而酸疼的手臂。
做一家人的饭菜没什么,但要做这三四十个人的吃食,着实是有些累人。
来娣和盼娣因为操心盖房子的事儿,也是任务艰巨,压根帮不上她的忙。
她何不请一个人来帮自个的忙。
赵昭棣对严梅说:“婶子,不知你可否有空来帮我做工人们的一日三餐?”
严梅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我?”
赵昭棣点点头:“嗯。”
“每日可给你三十文的工钱。”
严梅大喜,赶紧答应:“当然可以。”
反倒是赵青山有些犹豫:“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