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怕是半年不必再砍柴了。
所以她暗戳戳的没有提醒。
既然人家身怀武艺,做起事来又高效又省力,那她就乐见其成呗。
反正她看着那些掉落下来的树枝都是树尖的位置,没有被连根拔起或者直接从树干砍下,也是遵循了再生原则的,这活干的,实在挑不出毛病来。
就算到时候柴火的数量太多背不回来,或者屋檐下堆不下,那就堆在山上,反正也不会丢,等风干了,再慢慢去捡就是了,还不用费力去砍。
嘿嘿,真不错。
山上的松树很多,地上的干松针也很多,赵昭棣很快就装满了背篓,没有打扰墨隐,直接回家了。
竹笋已经全部煮完了,最后一盆还在冷水里过凉,赵昭棣把松针铺在前院里晒着,然后去后院里帮着晒竹笋条。
人多力量大,竹笋条很快就晒完了。
春日的暖阳很是舒服,姐妹三人忙完了手中的活计,坐在屋檐下沐浴着阳光,惬意得很。
赵昭棣拿了一些松针在手中摆弄着,她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做手工编东西。
孤儿院里杂草大部分是她薅掉的。
这松针的她虽然没做过,但原理上都是大差不差的。
随着赵昭棣的手指飞舞,一个小小的松针杯垫就成型了。
来娣和盼娣对此都很是新奇,囔囔着要学。
赵昭棣重新拿了些松针,一步一步的教她们,很是耐心。
她现在是带着两个妹妹做来玩的,若真的要编织东西来使用,这松针得煮过才行。
煮过的松针既可以清洁杀菌,还能增加松针的柔韧性,也更便于固定成型。
赵昭棣告诉她们松针可以编织很多东西,实用的同时也不失美观。
说不定还可以卖了换钱。
一听到能换钱,两个小丫头就更来劲了。
只是,盼娣编的那叫一个粗糙凌乱,不像来娣,明明也是第一次编,可就是有模有样的,光滑稳固,很是不错。
赵昭棣和她说的注意事项她也能很快明白并且灵活掌握。
对此,赵昭棣很是欣慰,两个妹妹各自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各有各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