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
“不过你尽管放心,我有认识的朝廷大员,且在皇帝身边还算说的上话。”
只要照着他说的办,这功劳就是他们的,谁也抢不走。
“一切听凭韩大人的。”
韩仁一改这段时间的愁容,容光焕发,说不定有了这个功劳,皇上会把他调到更富庶的地方任职知州,甚至升官都有可能。
这人就是魏叔玉,当朝宰相魏征的嫡长子。韩仁热爱书法,而魏叔玉有精于此道,所以在韩仁的有意结识下,便有了几次来往。
加之魏叔玉又是宰相魏征的儿子,所以这个门路算是很正派。
当即他便修书一封,派了两名亲信,前去京城魏府,把情况上报,走魏相的路子把水车图纸呈给皇上。
魏征下了值,魏叔玉便把此事跟他说了。“这水车可操作性强,能够在大唐大面积推广。”
“比之安和乡主之前进献的工事,更有实用性。”
“就是这封赏,父亲看怎样才算好?”
韩仁既然拿着功劳投靠,那他们魏府,也不能寒了这人的心,必须把有用的人笼络住。
“这东西是安和乡主做出来的,想必皇帝会赐她郡主头衔,再赏些财帛。”
“至于朱县令,他资历尚浅,为官时日还短,官职不好升,但会加封他的爵位。”
“等到他资历和能力都上来,再给他安排好的官职。”
“而韩知州,他想借着此次的功劳,离开南和州,手上的功劳还不够。”
“虽然不能将其调出到富庶的地方任职,但是这人爱财,便多多补偿些银两。”
“等到今后机会合适,再给他安排个好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