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 第31章 巧设浮桥助清淤(1)(1/3)
    “就是,”李小苗话音一转,如果自己感受没错的话,“就是这铁锅的技术还不行,受热慢,比较耗费柴薪。”

    本来是说饭食的,怎么扯到做饭的上面了,而且还是关于冶铁技术。

    不仅朱县令,就是陈县尉,脸上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他们做武官的,谁不稀罕自己的吃饭家伙,要是能有把趁手的兵器,算是如虎添翼。还能当作传家宝传给下一代。

    兵器好不好,一方面看用料,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匠人的手艺。如果匠人锻造技术高超,那出自他手的东西自然会遭到世人的哄抢。

    与做饭好吃的铁锅同出一理。

    “小友是在哪里见过更好的铁锅?”朱县令紧盯李小苗的眼睛,仿佛要从中看出什么来。

    他是县令,懂得多,见识也比陈县尉要广,看问题自是看的更长远。

    如果冶铁技术水平能够再次改进,那么朝廷在面向外敌时,胜面就会大大增加。

    李小苗两世为人,哪里听不出朱县令的言外之意。说是铁锅,问的却是冶铁技术。

    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大人,小人就一孩童,哪里有机会能碰到你说的奇遇?小民之所以那般说,也只是拿铁锅跟陶罐作对比而已。”

    闻言,朱县令的目光黯淡下来,也是,这么重要的东西,一个小姑娘又哪里会懂得。

    李小苗松了口气,为自己又圆了一次谎而庆幸。

    朱县令旋即又回到了原来沉静的表情,从做饭谈到冶铁,这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范畴,小姑娘都有自己的见解。

    “不知小友对这发劳役令挖河渠一事,又有何看法?”

    “安和县只是一个下县,县城的经济不发达,向县衙上交的赋税自然有限。拿有限的钱去做耗费钱财、功劳又小的事,实乃是无奈之举。”

    短短几句话,说到了朱县令的心坎,如果孟主薄在的话,肯定会对着她道一声:“知己。”

    县衙的账上却是要空了,可自己身为一县的父母官,不能对治下的百姓置之不理。

    等着朝廷的救济款,不知道何年何月,大量的农田需要抢救出来,供百姓耕作,时令可不会等人。

    所以他自作